2022海南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7月27日)
- 时间:
- 2022-07-28 13:56:41
- 作者:
- 邹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海南中小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C.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D.提高民族素质
2.王老师在教授《月儿弯弯》时,其中有句是“月儿弯弯挂蓝天”,小聪十分困惑地问道:“月亮是晚上出来,为什么天空不是黑色反而是蓝色的呢?”王老师不知道怎么回答,便训斥小聪在课堂上问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题。从此,小聪不再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了。根据案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王老师的做法合理,因为这样才能维持好课堂秩序
B.王老师的做法欠妥,她应该对学生进行惩罚
C.王老师的做法合理,因为教师必须在课堂中树立威信
D.王老师的做法欠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张老师的做法( )。
A.优化了教学目标
B.优化了教学条件
C.优化了教学过程
D.优化了教学资源
4.材料:
某学校八年级二班班主任休产假,由我临时接班,发现班级内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不够,只有两三名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为此我找到了学委、班长一起了解学生情况后,采取了很多种方法,比如站在内向的学生旁边听他说完答案后,再帮助他传给班内其他同学……
最终就是通过种种办法,班级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不爱学数学的也爱学数学了,不爱举手的也爱举手了,不爱回答问题的也爱回答问题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这个材料里“我”的教学行为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5.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
A.学校教育
B.职前教育
C.成人教育
D.高等教育
6.先秦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 )。
A.名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7.陈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行为习惯,并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让自身不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这说明陈老师意识到了教育的( )。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超越功能
D.保守功能
8.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 )的一门科学。
A.自然规律
B.经济规律
C.教育规律
D.政教规律
9.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家中,( )的教育思想主张重视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以及教师在培养雄辩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任务和丰富的教学论思想。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10.对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文化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①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②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题干中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综上所述,故此题选D。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相关理论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项A,维持课堂秩序要建立在充分尊重儿童尊严基础上,题干中老师训斥学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做法是不妥当的,因此错误。
选项B,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发展的人强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惩罚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选项C,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威信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教师的威信有两种:一种是权力威信,一种是信服威信。权力威信是教师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教育传统以及社会心理优势而建立起来的威信。信服威信是由于教师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起来的威信。教师应该树立信服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题干中老师训斥学生不利于树立良好的信服威信,所以做法欠妥。
选项D,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题干中老师没有关注学生独特的想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做法欠妥。
故本题选D。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观。教学过程,即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张老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英语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英语,这种做法优化了教学过程。因此C项正确。
A项,教学目标是指期待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选项、D选项,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题干中不涉及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ABD三项不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选C。
4.【参考答案】
材料中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改革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1)首先,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该老师在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的情况后并没有放弃,反而能够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改善了课堂的状态。
(2)其次,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材料中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活跃气氛,比如站在内向的学生旁边听他说完答案后,再帮助他传给班内其他同学,充分体现了该老师看到学生的差异和独特之处,把学生看作独特的人。
(3)最后,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老师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主动参与课堂中,充分体现了该老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把学生看出独立意义的人。
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狭义的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职前教育就是在“入职”之前的培训,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教育的第一步,是奠定教师执教基础的关键。
C选项,成人教育,是指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成人教育不限年龄,性别。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
D选项,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B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A选项。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社会的教育特点。
选项A,名家,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以思维的形式、规律和名实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派别,所以称“名家”,也称“辩者”、“察士”。名家以擅长论辩著称,他们在论辩中比较注重分析名词与概念的同异,重视名与实的关系,开创了中国的逻辑思想探究。
选项B,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法家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
选项C,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认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响。我国封建社会的战国时期,私学开始繁荣,以儒、墨两家的思想为主的显学盛行。
选项D,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是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影响最深远的学派。
题干中,与儒家一起称为“显学”的是墨家。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从性质上看,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保守功能和超越功能。
A选项,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B选项,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教育非预期的且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教师的行为方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文化、社会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等,都属于教育的隐性功能。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互转化、利用的。一旦意识到隐性功能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利用,隐性功能就会转变为显性功能。
C选项,所谓教育的超越功能,是指通过教育的自我更新和变革,促进和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受社会制约,反映着那个社会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教育也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不断更新自己的内容和结构,并因此促进和引领社会的发展。不符合题干。
D选项,教育的保守功能,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和自身的逻辑性,不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教育自我保存的功能性和承继性,表现出教育重复、封闭、保守的一面。不符合题干。
题干中描述陈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行为习惯,并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让自身不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到学生的个体发展。说明陈老师关注到了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因此B选项正确。
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
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故本题选C。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萌芽时期的西方代表人物。萌芽时期的西方代表人物主要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昆体良。
选项A,柏拉图,代表著作是《理想国》。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与题干描述无关。
选项B,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与题干描述无关。
选项C,昆体良在雄辩术方面颇有造诣,著有《雄辩术原理》;他对儿童的天赋才能有很高评价,这是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精华。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儿童一般都生而具有智力活动与理解能力,愚蠢和低能只是一种反常现象,是稀有的。他把小学教育看作全部教育的基础。
选项D,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与题干描述无关。
根据题干,重视家庭教育与早期教育、雄辩家等知识点体现了昆体良的思想,故排除ABD,本题选C。
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选项A,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为: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选项B,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选项C,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选项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题干中,对教育规模和速度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选项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以上就是关于2022海南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7月27日)的相关内容,想知道更多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请关注海南教师资格网http://www.hnjzks.cn/